在大國博弈劇烈、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全球化受阻、灰犀牛與黑天鵝事件頻發的今天,處于激流中的我國,核心能力培育、“卡脖子”問題突破等成了熱點、焦點問題,頻頻涌上頭條,上到政府、下到黎民都十分關心,這其實是一個長板與短板的關系問題,也是與人類社會發展一直相伴而生的話題。一個人、一團體、一企業、一國家乃至一國家聯盟在劇烈競爭的社會中都希望自己沒有短板、沒有弱項,始終處于優勢地位,但是如果這種理想能夠實現,也只能是暫時的、不會長久,因為這種現象長期存在,將帶來資源的浪費、社會的倒退,并孕育不可調和的矛盾、帶來嚴重的后果。要想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取得并保持競爭優勢,在外部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根據自身的特點,優化、系統配置長短板資源、并有效利用外部資源十分重要。
說到長板和短板,就會想起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木桶原理,說的是由多塊木板構成的水桶,其價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決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其最長的板塊,而是其最短的板塊。這是一個非常樸實的、形象化的比喻,許多塊木板組成的“木桶”不僅可象征一團體、一企業、一國家乃至一國家聯盟,也可象征一個人,任何一個組織或個人,可能面臨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或個人的各部分要素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著整個組織或個人的整體水平。但這個原理在一定的邊界條件下才能成立,放在劇烈變化的環境中應該用辯證的思維來探究、實踐。
首先,長板與短板是相對的、是可以轉化的。當組織或個人內部發生較大變化、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或競爭對手發生較大變化時,原來的長板可能就不那么突出、甚至變為短板,優勢轉化為劣勢;原來的短板也可能不再是短板、甚至變為長板,劣勢轉化為優勢。木板的長短不僅與自身有關,與環境以及競爭對手也有直接的關系。看一個人、一團體、一企業、一國家乃至一國家聯盟的整體實力不能片面的看、靜止的看、離散的看,要全面的看、發展的看、系統的看,只有這樣才能去偽存真、抓住本質;才能看清自我、看清環境、看清對手;也才能戰勝自我、戰勝對手。一個人在十分迷茫的情況下、在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時,調整一下行進的腳步、換一下思路、換一個環境,就可能化短為長,迎來一片艷陽天;一組織在面對巨大挑戰時,冷靜分析對手的短板,沉著應對,有針對性地調整一下發展的方向與節奏,以己所長對敵所短,就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次,鍛長板,培育并保持核心能力,使自己一直能在藍海中暢游、獲取超額價值,一直是美西方經濟學家、戰略家所推崇的理論。因為近代以來,美西方把持著世界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規則、標準的制定,把持著世界話語權,使資源的配置有利于自己,他們需要的資源基本都能通過政治、經濟、軍事等手段獲得。如,蘋果做好設計就能夠在市場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為他的短板都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在全球配置到最好的資源。因此,在市場配置資源比較容易、所需成本較低的情況下,鍛造長板、培育核心能力是首要任務。以自身形成的核心能力為骨架,在市場上配置其他資源,就能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在國內大市場逐漸完善的情況下,鍛長板、使長板更長、培育核心能力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第三,補短板、強弱項,是在市場配置資源失靈或成本較高的情況下增強自身實力的重要選擇。在美西方對我國進行高新技術封鎖、禁運,阻擊我國崛起的今天,對我國“卡脖子”的領域涉及到產品、技術、服務、資源等方方面面。如我國的華為,由于受到美西方的強力干擾,市場配置資源失靈,擁有全球最好5G技術的公司卻不能在市場上采購到5G手機芯片,手機業務受到巨大沖擊。因此,針對“卡脖子”問題進行攻關,堵漏洞、補短板、強弱項是我國的首要任務;在某些技術或產品等領域出現壟斷寡頭、國家調控缺失、市場配置失靈的時候,后進的、具有一定實力和雄心的企業,就需要利用后發優勢,集中力量,突破短板,逐步由區位、區域、點面上的優勢拓展為整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