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溝通的八大途徑,項目管理評論,2016年第6期)
(1)語言:上面講到的跨文化溝通的很多利益相關方,為了項目的建設,他們可能使用不同的語言來參與溝通,語言之間表達的轉換有很多盲區,如何把利用一種語言表達的意思轉換為另一種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比較困難。因此在項目共同工作語言選擇上就要求語種盡量少、語言適用面廣、團隊成員易于掌握、便以與主要相關方溝通。
(2)工具:在發達國家的大型國際工程公司中,最主要的溝通工具之一就是項目管理知識共享信息系統、項目管理信息系統,這使得公司內有一個公共的溝通平臺,分享其它項目和本項目的經驗、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用規范的管理平臺來高效管理國際工程項目,減少管理失誤。而我國的大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在這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加倍努力。
(3)標準:對于同一個國際工程項目,不同的利益相關方,認為應該采取的設計規范、工藝規范、技術標準、材料要求等各不相同,國際上就有美國標準、英國標準、歐洲標準、俄羅斯標準、中國標準等,這在項目開發階段就應該溝通好、搞清楚,因為不同的標準可能帶來不同的成本與質量。統一的標準是項目下一步實施中溝通的基礎。
(4)法規:我國的法規、項目所在國的法規、其它主要利益相關方所在國的法規以及一些國際規范,是項目建設過程中溝通的前提。尤其是安全、環保、用工、進出境、金融外匯等方面的法規對項目建設有重大的影響,在項目的開發階段就要溝通清楚,否則不能簽合同。
(5)流程:各主要利益相關方對相關事項的審批流程,也是影響項目建設是否順利的關鍵。在項目的開發階段就要溝通清楚,否則會影響項目的進度與成本。
(6)國家:我國政府與項目所在國政府的關系、與其它主要利益相關方所在國政府的關系,項目所在國政局的穩定性,項目所在國的宗族矛盾等因素也對跨文化溝通是否順暢有重要影響。
(7)其它:在項目所在地充分了解當地居民、單位、政府的主要訴求,力所能及地為他們解決困難,如捐建道路、橋梁、學校、醫院、教堂等;充分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都會增加他們對項目團隊的信任,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促進項目建設的實施。
對于特大型國際工程項目以及在熱點地區的大型國際工程項目、或敏感性項目,影響跨文化溝通的主要因素可能還有域外國家或國家集團、國際社會的相關團體。為了項目的成功,我國大型國際工程承包商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做好預案,強化跨文化溝通的質量,提高跨文化溝通的效率。